为何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,为什么不要推崇卫霍

 2025-08-15 12:00:17  阅读 20  评论 0

摘要:李广被称为“飞将军”,虽战功卓越,却终生未能封侯据《史记|李将军列传》记载,李广是一位英勇善战、智勇双全的英雄。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,常常以少胜多,险中取胜。被匈奴人称之为“飞将军”,匈奴人一听李广大名,就闻风丧胆,“避之数岁”。但是这样一位名将,在连年

李广被称为“飞将军”,虽战功卓越,却终生未能封侯

据《史记|李将军列传》记载,李广是一位英勇善战、智勇双全的英雄。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,常常以少胜多,险中取胜。被匈奴人称之为“飞将军”,匈奴人一听李广大名,就闻风丧胆,“避之数岁”。

但是这样一位名将,在连年用兵、军功易得的汉武帝时代,居然没能获得封侯,着实让人遗憾!难怪后世诗人经常以李广遭遇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。

李广战功卓越,为什么未能封侯?

李广未能封侯,与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封侯标准有关。据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记载,汉武帝时期,因有军功而被封侯的共有26人。

汉武帝时期,封侯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:

1、捕获或斩首敌军的王、相、将军、阏氏等;

2、斩敌1000个首级以上;

3、在战斗中为夺取胜利而作出重大贡献的;

4、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而死的,儿子可以封侯。

而李广在文景两朝的对匈作战中,主要任务是防守,并且匈奴士兵善于骑射,居无定所,很难抓住对方主要将领,进行大规模斩杀也不太可能。

在汉武帝时期,有五次主动出击作战机会,但是李广却在三次作战中都没有遇见敌人,二次作战中以军士覆没而告终,所以,虽然历经七十余战,却从未达到封侯的标准,故而难封。

怀念李广的诗人和诗词就有哪些?

后世诗人,经常通过诗、词、序等来怀念李广,以表达自己心中不满或者愤懑之情。

例如,唐代诗人王勃曾写《滕王阁序》,里面就有“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”的诗句,来表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;

还有唐朝诗人王昌龄的《出塞》之中,也写道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充满了对飞将军李广的敬佩和怀念之情;

唐朝诗人卢纶的《塞下曲》“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;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”就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箭法高超,力量过人的英雄气魄;

还有高适的《燕歌行》:“君不见沙场征战苦,至今犹忆李将军! ”;严武的《军城早秋》:“更催飞将追骄虏,莫遣沙场匹马还。”等,怀念飞将军李广的诗人和诗句较多。

结语

李广一生,屡经磨难,虽战功卓越,却未能封侯。这让后世很多诗人深为感慨,结合自身遭遇,未免惆怅,所以经常用李广作诗、作词、作序来抒写自己心中的抱负或怀才不遇的心情。

郑重声明:【为何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,为什么不要推崇卫霍】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

版权声明:xxxxxxxxx;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jxcity.cn/news/16173.html

标签:

发表评论:

关于我们
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,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,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,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,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。一旦使用lecms,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、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,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。
联系方式
电话:
地址:广东省中山市
Email:admin@qq.com

Copyright © 2022 瑞融财富网 Inc. 保留所有权利。 Powered by LECMS 3.0.3

页面耗时0.0466秒, 内存占用1.63 MB, 访问数据库17次